"熱那亞是哥倫布的家鄉(xiāng),他小時候常坐在港口旁的高處,靜靜地看著船只進出港,并萌發(fā)長大要當水手的志愿"。友人得悉我們即將訪問此地,叮囑要去看看這個著名航海家的故居。
就是這里了,發(fā)現(xiàn)新大陸的航海家哥倫布從小生活在這棟房子里?,F(xiàn)在,熱那亞/薩沃納乃至整個利古里亞大區(qū)的人們都以"哥倫布家鄉(xiāng)人"而自豪,打開維基百科,第一個看到的當?shù)孛司褪强死锼雇懈?哥倫布。花上3歐,你可以在這個小的可憐的哥倫布舊居里任意地進出和上下。
舊居坐落在這個歷史遺跡旁邊,這是圣安德魯教堂的回廊。
1451年哥倫布出生在熱那亞的工人家庭,他是信奉基督教的猶太人后裔。哥倫布在其兒童、少年時代沒有受過什么正規(guī)教育,只是幫父親干活和經營。
他一生中的第一個轉折點是幸運地到達了葡萄牙,使他有機會從一個小工、小販和小水手轉變成為航海家和探險家,使他能夠從下層社會的一員開始接觸到上流社會,使他從跟隨他人航海發(fā)展到自己獨立策劃和籌備重大的遠航探險。
葡萄牙以及首府里斯本當時是歐洲航海事業(yè)的最主要的國度和中心。哥倫布在這里獲得了遠洋航行的技術和經驗,學到了許多天文、地理、水文、氣象知識,掌握了觀測、計算、制圖的學問。他還和在里斯本從事地圖、海圖繪制的弟弟巴托羅纓合伙開了一個地圖、海圖制售店,這些為他后來組織指揮遠航儲備了必要的知識。
從年輕時起哥倫布就信奉地圓說,他十分推崇曾在熱那亞蹲過監(jiān)獄的馬可·波羅,立志要做一個航海家。他認為從歐洲向西航行可以到達東方的印度和中國。
他說過:那些能在別人認為的不毛之地里挖出黃金和甘泉的人才是天才。
他有決心有毅力成為這樣的天才。他說服了西班牙女王伊莎貝拉一世,后者同意為他的探險航行提供經費。
舊居能夠保留到今天,對我們來說已經是奇跡了。歷盡500余年斑駁滄桑,令人回味:這地方真是以小博大的典范:房小海洋大;年小抱負大;人小雄心大;熱那亞,熱情難壓。
西班牙朝廷和哥倫布達成了從事其"偉大事業(yè)"的詳細協(xié)議。共有7個主要文件,一是協(xié)議要項;二是委任授銜狀;三是致外國君主的國書;四是護照;還有三份是關于準備探險船隊的命令。有些史著和學者把它們統(tǒng)稱為"圣塔菲協(xié)定"。舊居中展現(xiàn)了不少的這類文書,此為委任狀。
首次遠航,哥倫布投資約200萬馬拉維迪,探險隊籌備了三條船,旗艦為圣瑪麗亞號,那是一艘單甲板、帶船樓、三桅掛四角帆的帆船,船隊另外兩艘船為平塔號和尼尼雅號,船上的武力配備有各種火炮長槍,彈藥箭矢,船上還備足了食品、淡水、酒類、藥品、燈具、燃料、帆纜索具等航行用具和物資,另外,用于交換的諸如玻璃珠小鏡子、花帽子、銅鈴、襯衫、飾針、針線、花布、小刀、眼鏡、石球、鉛球等物資也備有不少。
哥倫布是女王任命的艦隊司令,探險隊總指揮,坐鎮(zhèn)圣瑪麗亞號。探險隊里有翻譯、醫(yī)生、地圖繪制員等專業(yè)技術人員,其中包括懂希伯來語、阿拉伯語的翻譯。船隊除哥倫布外還有四個西歐人。據(jù)說另外有三個專門從監(jiān)獄里提出來的囚犯,以便派去執(zhí)行最危險的任務。
在西班牙國王支持下,哥倫布于1492~1493年,1493~1496年,1498~1500年,1502~1504年先后4次出海遠航,是他首先開辟了橫渡大西洋到美洲的航路,到達巴哈馬群島、古巴、海地、多米尼加、特立尼達等島。
哥倫布在帕里亞灣南岸首次登上美洲大陸,他考察了中美洲洪都拉斯到達連灣2,000多公里的海岸線;認識了巴拿馬地峽;發(fā)現(xiàn)和利用了大西洋低緯度吹東風,較高緯度吹西風的風向變化。證明了大地球形說的正確性。促進了舊大陸與新大陸的聯(lián)系。他誤認為到達的新大陸是印度,并稱當?shù)厝藶橛〉诎踩恕?/span>
是哥倫布"誤打誤撞",發(fā)現(xiàn)了美洲新大陸,雖然他直到1506年去世,也還認為,他成功地登陸了印度。
盡管如此,美洲人民在每年的10月12日慶祝"哥倫布日",即慶祝1492年哥倫布到美洲的歷史之旅。
這個節(jié)日對意裔美國人尤其重要。"如果哥倫布沒有出生在意大利,那么美國就不會有哥倫布紀念日了"。出于對自己同胞的驕傲,紐約市的意大利后裔于1866年10月12日組織了第一個慶祝發(fā)現(xiàn)美洲的活動。第二年,更多其他城市的意大利人開始在那一天舉辦餐會、游行和舞會。1869年10月12日舊金山意大利人在這一天舉行紀念活動,他們把這一天叫做哥倫布紀念日。
以10月12日為節(jié)日做紀念活動的國家,除美國外,還有洪都拉斯、巴西、厄瓜多爾、委內瑞拉、智利、哥倫比亞、巴拉圭、哥斯達黎加、巴哈馬等。凡哥倫布登足過的國家都以哥倫布為其歷史發(fā)展中起過關鍵作用的歷史人物。
哥倫布日,即是美國等國的節(jié)日,又是西班牙的國慶日,因為哥倫布是從西班牙出發(fā)前往美洲大陸的,此舉開創(chuàng)了西班牙最強盛的時代,西班牙以此為國家的驕傲。
世界各地有許多紀念哥倫布的建筑和名稱。美國首都華盛頓所在的"DC,即哥倫比亞特區(qū)",其名稱來自哥倫布,紐約中央公園南頭,是哥倫布環(huán)島,豎立著哥倫布雕像,還有芝加哥等等。我身上穿的戶外品牌"哥倫比亞",也應當能與他扯上干系。
哥倫布對人類文明發(fā)展的貢獻巨大:他的遠航是大航海時代的開端;新航路的開辟改變了世界歷史的進程;它使海外貿易的路線由地中海轉移到大西洋沿岸。從此,西方社會走出了中世紀的黑暗,開始以不可阻擋之勢崛起于世界, 并在之后的幾個世紀中,成就海上霸業(yè)。哥倫布的壯舉標志著一種全新的工業(yè)文明的開始,由此成為世界經濟發(fā)展的主流。
對于我來說,哥倫布是解放思想的先驅,他在地中海邊長大,他的思想沒有約束,他敢想敢為,敢于冒險,他所做的事情,應當是創(chuàng)世紀般的創(chuàng)舉。他把人類的文明從陸地推到了海上,從舊大陸推向了新大陸。
這是哥倫布的盾和徽章。
身在意大利,滿眼看到的盡是這種典型的意式"胡同"。
意大利這個名稱始自希臘人的稱呼,原本亞平寧半島南部居住著維圖利部落,希臘人來此地殖民,改其名稱為意大利。作為地名出現(xiàn)的意大利發(fā)生在羅馬人之前。而意大利真正被用作國家名稱的時間是公元19世紀:1861年撒丁王國改國號為意大利王國,并以此名義逐步統(tǒng)一南北,1870年攻克教皇國首都羅馬,完成意大利統(tǒng)一 。
此圖為意大利國徽,各種象征意義的集合。國徽中心圖案是一個白色帶紅邊的五角星,象征意大利共和國;五角星背后一個大齒輪,象征勞動者;齒輪周圍由象征和平的橄欖和象征力量和尊嚴的橡樹枝條環(huán)繞。底部的紅色綬帶上用意大利文寫著"意大利共和國"。
這次郵輪行,我們二進薩沃納,三擾意大利:羅馬是意大利首都、西西里是意大利的島嶼,而薩沃納則是意大利的一個老港口和曾經的制鐵業(yè)中心。
無疑,意大利是全世界對人類文明發(fā)展作出最大貢獻的國家之一。
所以,來意大利,要看它的"貢獻"。截至2017年7月,這里有經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審核被批準列入《世界遺產名錄》的世界遺產53項,其中自然遺產5項,文化遺產48項,含跨國項目6項,包括文化遺產4項、自然遺產2項,據(jù)統(tǒng)計,意大利國土上的世界遺產數(shù)目列居全球之首。
薩沃納(Savona)是意大利西北部港口城市,位于利古里亞大區(qū)熱那亞灣畔,利古里亞大區(qū)薩沃納省的首府,面積65.55 平方千米,2012年統(tǒng)計的人口約6.07萬,薩沃納市瀕利古里亞海的熱那亞灣,東北距熱那亞40公里,這里山岡盛栽葡萄,沿海則是橘林。
古代,薩沃納是利古里亞人的居住地。西羅馬帝國陷落后,經過東哥特王國與拜占庭帝國短暫的統(tǒng)治后,641年,改由倫巴底人統(tǒng)治。
近現(xiàn)代,薩沃納市是意大利主要鋼鐵工業(yè)中心之一,還是造船、機械、電機、化學、鐵路器材與紡織等工業(yè)的中心。作為利古里亞大區(qū)鐵路、公路的重要樞紐,從薩沃納乘火車可以抵達熱那亞、因佩里亞、拉斯佩齊亞、文蒂米利亞等大區(qū)內各主要城市以及羅馬、米蘭、比薩、帕爾瑪?shù)纫獯罄饕鞘?。薩沃納1887年曾遭受地震破壞;薩市內有許多羅馬式大教堂與文藝復興時期的巴洛克式建筑。
這個豎立在薩沃納港的高塔叫"雷奧-潘卡爾多塔",它的名字來自于1519年陪同麥哲倫第一次環(huán)游世界的一位水手,因為水手在這次探險中寫的航海日志,成為后來的船只和海輪探索海洋的向導。高塔一度還尊稱為"護衛(wèi)塔",它為薩沃納港的航海人士保駕護航600余載。
我們乘坐的郵輪進出都是薩沃納港。成千上萬噸位的大郵輪在港口出出進進,說明港口碼頭的當量。巨大型郵輪也給昔日的古城帶來了現(xiàn)代化的思維和與時俱進的生活方式。
意大利鐵路發(fā)達。我們從法國乘坐火車來到薩沃納,火車票提前兩個月在網上購買,價格極好,乘車的體驗也好。
城市中心區(qū)域不大,搜索谷歌地圖發(fā)現(xiàn),無論港口還是我們未來的住地,均距離火車站不出1.5公里。第一次來,且拉箱背包的,不妨先嘗試下公交。在前往港口的公交車上,偶遇這一老一小,斬獲意外驚喜。
都說"童叟無欺",他們的臉上鐫刻著薩沃納人的真誠。
表現(xiàn)出薩沃納人真誠的還有我們的房東。網上通過"booking.com "訂了一套公寓,一室一廳70平方,價格適宜,房主人是一對中年夫妻,男主人是出版商,女主人是教師。
兩人和藹可親,非常"kind",入住時,他們打開廚房柜子,指著里邊的盆罐刀叉說,這些東西你們隨便用。當知曉我們最后離開薩沃納的時間是下午5點時,他們說,你們愿意幾點走都可以,鑰匙放在門內花籃里,撞門走人就好了。遇到這樣和藹可親的房東,我們想的是,下次來還要住這里,因為這里的環(huán)境令人感到"賓至如歸"。
兩人中只是女主人講英文,但在我到達之前,發(fā)郵件與我溝通的卻是"理查德",當時令我不解,當我問及諸如怎樣乘坐火車和汽車前往某個具體地點和談到熱那亞和哥倫布的時候,我發(fā)現(xiàn),我獲得的回答,其細膩和細心,絕非出于男人之手。來到現(xiàn)場,我才恍然大悟。是女主人以男主人的名義,與男性客戶溝通,因為我的英文名字"羅杰"暴露了我的性別。
薩沃納港,也是各路遺跡的中心,在這里,新舊并存,相互輝映。
普雷亞馬爾軍事要塞在薩沃納的山丘上,俯瞰著北意大利的薩沃納港。
普雷亞馬爾軍事要塞,建于熱那亞共和國征服薩沃納之后的1542年。這里是一個老教堂,一個老城,后來被用作軍事監(jiān)獄。
這里因為關押過意大利建國三杰之一的朱塞佩·馬志尼(Giuseppe Mazzini,1805年-1872年)而聞名于世,三杰中的另兩位是撒丁王國的首相加富爾和號稱"兩個世界的英雄"加里波第。
17世紀,要塞被西班牙皇家工程師改建成堡壘設計,而在18世紀,增加了總督辦公室和西比利亞王宮。為了騰出地盤,原來在公園9世紀修建的代表了薩沃納中世紀風格的大教堂被鏟除了。
18世紀即1746年,在王位承繼的過程中,它被炸毀。1820年,連接利古里亞到畢業(yè)蒙特的附屬部分變身監(jiān)獄。這個能夠關押500名囚徒的要塞,一直使用到1903年,其后其監(jiān)獄的角色被位于南意大利的蓋塔城堡取而代之。
很可惜,這些古羅馬遺跡和拜占庭遺跡,目前僅存少許,由薩沃納的考古博物館保管。
意大利很多城市街頭都有這種銅質的"沙盤",城市中心用比例模型展現(xiàn)出來。
熱那亞和薩沃納城內多見這樣的廊子,頗像中國南方城市的騎樓。
如果問我,意大利對我意味著什么?我能說的就是,意大利有歷史:古羅馬的歷史,西西里島的歷史;有文化:達芬奇、拉斐爾,米開朗杰羅和文藝復興;有創(chuàng)意:意大利的小作坊,意大利設計,和意大利建筑風格,羅馬柱等等,和哥倫布的航海大創(chuàng)意;當然還有意大利的生活藝術,這些你在熱那亞和薩沃納舉目可見。
【瀚林智庫 大羅杰】作者簡介
Roger,大羅杰,瀚林智庫專家,《Roger觀世界》專欄作家。上世紀70-80年代在大學讀書和教書,90年代起受聘擔任全球500強企業(yè)職業(yè)經理人,直至退休。
退休后,Roger開始在國內外行走,或旅居或旅游。他愛旅游,愛攝影。用腳步丈量世界,用攝影記錄風光。他用心去發(fā)現(xiàn)和體驗生活和旅游的點點滴滴,用故事來講述歷史和文化的變遷。
與歷史對話,以美文會佳友,Roger迄今已撰寫數(shù)百篇美文,讓讀者伴隨他的腳步,一起觀世界。
《Roger觀世界》專欄,作品詳見:www.skysexcams.com。
【版權聲明】
本圖文版權歸作者。本網站僅提供資料發(fā)布,主要用于信息分享和學習交流。歡迎轉載。非商業(yè)轉載請注明本網出處。商業(yè)轉載請獲得本網(service@hanlinglobal.com)授權后合法使用。